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96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書
一、計畫摘要
本計畫旨在發展多元層面、多元策略、多元評價的整合型學校健康促進計
畫,以增進教職員工生之全人健康,並響應時代潮流-LOHAS樂活理念。
本計畫分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成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並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先診斷學校教職員工生之健康狀況、現有與健康有關的人力、物力及資源及進行健康之需求評估,進而確立學校成員共同認定的目標及健康議題的優先順序。第二階段則依據所訂定之目標及議題,發展有效的策略及計畫,並提供充分的環境支持與服務,以增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進而提升健康品質;此外亦進行過程評價,以期適時回饋修正計畫,並進行成效評價來評估計畫實施之果效。
學校健康促進之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以訪談、問卷調查及檢測等方式進行。學校健康促進計畫之執行策略主要包括教育層面及政策層面;教育層面運用之策略主要為課程介入、活動介入及媒體傳播,以增進學校成員之健康知覺、知識、態度、價值觀、技能並建立良好之健康行為及生活習慣,進而提升身體、心理、情緒及社會之全人健康狀態。政策層面運用之策略主要為訂(修)定相關規定、強化組織,以增進健康支持性環境與空間及建構健康正向之校園社會文化,使個人與組織環境間有更健康之互動,以促進健康生活之落實。
二、依據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6年6月15日北市教體字第09634999000號函辦理。三、背景說明
健康狀態是影響學習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而學校在學生及教職員工之
健康促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本校位處大安文教區,家長社經地位偏高,大部分雖熱心教育,但多忙錄,
學生健康狀況普遍受到忽視,且在升學掛帥的現實社會中,學生普遍重視課業,
而忽視運動之重要,不但在本校體適能測驗中,顯示運動量、肌耐力普遍不足,
且連生病請假率也逐年升高,更於每週次數有限且為時短暫的升旗典禮中,
常呈現身體不適或昏倒,導致健康中心爆滿的景象,而健康狀態又是影響學生
學習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因此擬全面推動慢跑運動,以提升其體力與耐力,進而增進身體健康。
近年來社會變遷快速,學生的飲食習慣也隨之改變,加上缺乏規律運動,
過胖過瘦的學生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本校曾獲無菸校園示範學校及體衛評鑑特優學校,屬完全中學,國中共18班、高中共42班,學生總計2177人,教職員工總計188人,校園學生、教職員工無嚼檳榔之行為。
本校目前的學校健康促進工作內容涵蓋組織訓練、健康服務、健康教育、
健康環境、學校餐飲衛生、教職員工健康促進及健康心理等層面。然而,鑒於
學校健康問題漸趨多元與複雜,實有必要整合學校與社區的組織人力與資源,
因此本計畫乃參考健康促進之相關文獻(Winnet, King and Altman, 1989;
Winkleby, 1994; Koepsell,et al., 1995; Susser, 1995 ; Fisher, 1995)
發展多元層面、多元策略、多元評價的整合型健康促進計畫,以增進全校教職
員工生的全人健康。
四、計畫目的
(一)、瞭解學校教職員工生的健康狀況及影響健康的相關因素。
(二)、評估學校教職員工生的健康需求(包括需求的重要性、可行性、物力及
人力相關資源等)。
(三)、建立永續經營、自主規劃之健康促進組織與團隊。
(四)、發展有效的策略及計畫,並提供充分的環境支持與服務。
(五)、教導學生正確的體適能知識及運動方式,藉以宣導規律運動的益處,並養成運動習慣,達到促進身體健康及疾病預防之效果。
(六)、促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進而提升健康品質。
五、實施對象:本校全體師生及社區家長
六、年度工作計畫
工作要項
實施內容
實施時間
承辦單位
六大層面
(一)、成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並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
1、由校長召集各處室主任、組長、護
理師、體育老師、教師代表、家長
會代表、志工團代表共同成立學校
健康促進委員會。
2、召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討論本
校健康促進計畫內容、工作分配,
及工作進度與執行。
3、研討本校需求,訂定實施計畫,並
定期召開會議、檢討與修正實施項
目。
961001-970630
學務處
學校衛生政策
(二)、進行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
透過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進行健康促進學校的需求評估,並依照評估結果,制定本校健康促進活動需求項目。
961001-961031
學務處
學校衛生政策
(三)、訂定整體學校衛生政策、決定年度重要目標及健康議題
1、整合現有衛生教育資源,簡化組
織,提升行政效率。
2、檢視學校健康政策,強化學校健康
教育功能
3、建立良善的健康環境,營造教、職、
員、生、家長、民眾的健康學習空
間。
4、重新規劃學校本位課程,落實健康
促進學校的理念。
5、統合各項經費,規畫豐富的教學活
動,建立優質的健康環境。
6、結合社區人力、物力,擴大影響層
面,發揮最大效益。
7、引進社會資源,結合學術研究發
展,確保實施效果。
961001-961031
學務處
學校衛生政策
(四)、擬定學校健康促進計畫
1、制定本校菸害、檳榔健康危害防制實施計畫。
2、制訂健康體位保健教育。
961001-961031
學務處
學校衛生政策
(五)、編製教材及教學媒體
1、訂定每學期期初(二月和九月)為促進健康體位教育宣導月。
2、訂定每年五月與十月為菸害、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教育宣導月。
3、每學年舉行菸害、檳榔健康危害防制及促進健康體位教育專題演講及座談會共四場。
4、規劃學習課程及熟練教學方法。
961001-961031
教務處
健體領域教師群
個人健康技能
健康教學
六)、執行健康促進計畫
1、加強教師的在職教育及學生的學習教育:
(1) 結合教師研習活動,增進教師相關的學養知能。
(2) 每學年辦理菸害、檳榔健康危
害及健康體位相關專題演講及課程教學共四場。
(3) 隨時於各領域課程中實施機會
教育,以擴大成效。
(4) 善用學校網站,提供相關的資
訊,並利教師運用校園網路進行線上教學及宣導。
(5) 利用健康中心之衛生教育專
欄,提供正確的知識與常識。
(6) 利用學校日等活動,將吸菸、嚼檳榔的害處及健康體位的重要性,傳達給家長,希望結合家庭教育的功能,共同進行防制的工作。
2、舉辦各項菸害、檳榔健康危害及促進健康體位教育活動:
(1) 舉辦菸害、檳榔健康危害及健康體位相關才藝競賽,如徵文活動、標語、海報設計及常識測驗、話劇表演等活動。
(2) 藉由健康中心及衛生組佈告欄
張貼菸害、檳榔健康危害及健康體位各項活動訊息及正確常識。
(3) 利用學校網頁建立菸害、檳榔健康危害及健康體位教育相關資訊,教育師生、家長及社區民眾。
(4) 善用衛生單位的文宣海報和教
材,進行教學及觀念深化。
(5) 落實體適能檢測,促進學生健康體能。
960901-970120
學務處
教務處
總務處
學校社會環境
健康服務
個人健康技能
(6) 利用課間、升旗時間及放學時間實施慢跑,以提升學生體適能,並培養規律運動能力及習慣。
(7) 員生消費合作社僅販售礦泉水、牛奶及百分之一百純果汁等之 不含糖飲料,以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3、善用校園教育志工,協助教育宣導
工作。
4、輔導全校師生及員工應關心個人近
期健康狀況。
5、結合社區資源,邀請健康體位醫師
蒞校進行義診及衛教。
(七)、建立與維護健康促進學校網站
1、擬定過程成效評量工具並實施成效
評量前測、過程評量、成效評量後
測。
2、實施課程及活動,透過網站公佈施
作內容。
3、利用測驗卷的方式實施常識前測,
透過活動做客觀的過程評量,根據
實施後的數據及學生活動後的成
果,評估學生的成效評量。
960901-970220
學務處
教務處
學校衛生政策
學校社會環境
健康服務個人健康技能學校社會環境
(八)、資料分析
執行結果系統化、數據化。
970220-970630
學務處
學校衛生政策
(九)、報告撰寫並發表
撰寫執行結果及健康促進活動成果發
表及改進之道。
970220-970630
八、經費概算:本活動預估經費計新臺幣6萬5千元整,由「計畫」專款專用。
單位:元
項 目
金 額
說 明
稿費
5,000
編輯教材、媒體設計
印刷費
15,000
印製教學及傳播資料、問卷及成果報告
文具、紙張
5,200
油墨、紙張、文具等費用
電腦處理費
5,000
磁片、光碟片、電腦資料處理費
出席費、諮詢輔導費
5,000
專家學者參與諮詢、輔導、出席會議之費用
鐘點費
12,800
辦理訓練、研討活動之授課鐘點費
交通費
2,500
場地佈置
2,000
誤餐費
1,500
獎品
8,000
雜支
3,000
茶水費…等
合計
65,000
九、預期效果:
(一)、凝聚學校健康促進的共識及建立共同的願景。
(二)、營造一個生理與心理安適的學校環境以促進健康。
(三)、真正地由學生參與並且發展其行動能力。
(四)、結合社區資源與地方社區建立合作網絡及夥伴關係。
(五)、建立一個無菸、無檳榔的校園文化,進而影響家庭和社會風氣。
(六)、培養學生均衡飲食及運動習慣,建立全人健康之理念,並逐步落實LOHAS
樂活之健康生活型態,以提升學生之學習成效。
十、組織概況表:
計畫職稱
姓名
本校所屬單位及職稱
工作項目
計畫主持人
李世文
校長
研擬並主持計畫。
協同主持人
謝宏政
教務主任
協助策劃、督導計畫執行及行政協調。
協同主持人
游明杰
學務主任
協助策劃、督導計畫執行及行政協調。
協同主持人
陳汶靖
總務主任
協助策劃、督導計畫執行及行政協調。
協同主持人
甘惠文
輔導主任
協助策劃、督導計畫執行及行政協調。
協同主持人
朱玨如
主任教官
協助策劃、督導計畫執行及行政協調。
執行祕書
鄭幗英
衛生組長
協助策劃、計畫執行及行政協調。
研究人員
梁文龍
何天來
生活輔導組
生活教育組
協助策劃、督導計畫執行及行政協調。
研究人員
許育誠
何杏文
蔡惠民
體育組長
國中健體教師
高中健康與護理老師
體適能評估、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估。
研究人員
陳文賓
黃美文
教學組長
實驗研究組組長
心理健康狀況及需求評估,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估。
研究人員
陳智源
資訊中心主任
架設健康網路網頁製作及維護。
研究人員
陳怡旬
護理師
提供活動策略設計及社區、學校資源之協調整合。
研究人員
郭鴻典
教師會代表
協助各項活動之推展,及整合教師人力推展健康服務。
研究人員
張元蓉
家長會代表
協助社區及學校資源之協調聯繫。
研究人員
黃振軒
班聯會會長
協助辦理學生需求評估與活動,及協助班級與行政單位之聯繫。
十一、獎勵:頒發獎狀、感謝狀、紀念品等以表揚熱心公益服務之師生及協助單位。
十二、本計畫經推動小組討論並陳請 校長核准、報請教育局核訂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